第八章 固涩剂 简介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,具有收敛固涩作用,治疗气、血、精、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,统称固涩剂。本类方剂系根据《素问至真要大论》散者收之的理论立法,属于十剂中的涩剂。 气、血、精、津是营养人体的宝贵物质,既不断地被肌体所消耗,又...
龟鹿二仙胶 《医便》 【组成】鹿角用新鲜麋鹿杀角,解的不用,马鹿角不用,去角脑梢骨二寸绝断,劈开,净用十斤(5000g) 龟板去弦,洗净,五斤,捶碎(2500g) 人参十五两(450g) 枸杞子三十两(900g) 【用法】上前三味袋盛,放长流水内浸三日,用铅坛一只,如无...
第六节 阴阳双补 阴阳双补剂,适用于阴阳两虚证。症见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,阳痿遗精,畏寒肢冷,午后潮热等。常用补阴药如熟地、山茱萸、龟板、何首乌、枸杞子和补阳药如肉苁蓉、巴戟天、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胶等共同组成方剂,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,分别主次...
右归丸 《景岳全书》 【组成】熟地黄八两(240g) 山药炒,四两(120g) 山茱萸微炒,三两(90g) 枸杞子微炒,三两(90g) 菟丝子制,四两(120g) 鹿角胶炒珠,四两(120g) 杜仲姜汁炒,四两(120g) 肉桂二两(60g) 当归三两(90g) 制附子=两,渐可加至五六两(60~180g)...
第五节 补阳 补阳剂,适用于阳虚证。症见面色苍白,形寒肢冷,腰膝酸痛,下肢软弱无力,小便不利,或小便频数,尿后余沥,少腹拘急,男子阳痿早泄,女子宫寒不孕,舌淡苔白,脉沉细,尺部尤甚等。常用补阳药如附子、肉桂、巴戟天、肉苁蓉、仙灵脾、鹿角胶、...
一贯煎 《续名医类案》 [组成]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(各9g) 生地黄(18-30g) 枸杞子(9-18g) 川楝子一钱半(4.5g)(原书未著用量) [用法]水煎服。 [功用]滋阴疏肝。 [主治]肝肾阴虚,肝气郁滞证。胸脘胁痛,吞酸吐苦,咽干口燥,舌红少津,脉细弱或虚弦。亦治疝气瘕...
大补阴丸 《丹溪心法》 [组成]熟地黄酒蒸 龟板酥炙,各六两(各180g)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,炒,各四两(各120g) [用法]上为末,猪脊髓蒸熟,炼蜜为丸。每服七十丸(6~9g)空心盐白汤送下(现代用法:上为细末,猪脊髓适量蒸熟,捣如泥状;炼蜜,混合拌匀和药粉为...
左归丸 《景岳全书》 【组成】大怀熟地八两(240g) 山药炒,四两(120g) 枸杞四两(120g) 山茱萸四两(120g) 川牛膝酒洗蒸熟,三两(90g) 鹿角胶敲碎,炒珠,四两(120g) 龟板胶切碎,炒珠,四两(120g) 菟丝子制,四两(120g) 【用法】上先将熟地蒸烂,杵膏,炼蜜为...
第四节 补阴 补阴剂,适用于阴虚证。症见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潮热颧红,五心烦热,盗汗失眠,腰酸遗精,咳嗽咯血,口燥咽干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。常用补阴药如生地、麦冬、阿胶、白芍、百合、石斛、玉竹等为主组方。阴虚则阳亢,水不制火而生内热,故组方...
炙甘草汤 《伤寒论》 [组成]甘草四两(12g),炙 生姜三两(9g),切 桂枝三两,去皮(9g) 人参二两(6g) 生地黄一斤(50g) 阿胶二两(6g) 麦门冬半升(10g),去心 麻仁半升(10g) 大枣三十枚(10枚),擘 [用法]上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,内胶烊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