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处方名:蜜枇杷叶 枇杷叶 
	枇杷 
	拉丁学名:Eriobotrya  japonica  (Thunb.) LindI 
	别名:杷叶、巴叶、芦橘叶 
	科 属;蔷薇科  枇杷属 
	    蔷薇科植物枇杷,其干燥叶入药。枇杷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9种,分布于亚洲温带及亚热带地区。 
	中国约有12种,可入药约1种。 
	地理分布   平地、村边或坡也多有栽种。分布于中南、西南以及陕西、江苏、甘肃、浙江、安徽、 
	福建、江西、台湾等地。 
	釆收加工   全年均可釆收,晒至七八成干时,扎成小把,再晒干。 
	药理作用:平喘,镇咳、降血糖,抗炎。 
	性味归经:苦、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 
	功能主治:降逆止呕,清肺止咳。对肺热咳嗽,胃热呕逆,气逆喘急,烦热口渴有疗效。 
	用法用量:煎服,6-10克。止咳宜炙用,止呕宜生用。 
	主治:支气管肺炎,咳嗽。 
	《本草纲目》:"和胃降气,清热解暑毒,疗脚气。" 
	《本草再新》:"清肺气,降肺火,止咳化痰,止吐血呛血,治痈痿热毒。" 
	《名医别录》:"主卒啘不止,下气。" 
	《食疗本草》:"煮汁饮,主渴疾,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,胸、面上疮。" 
		方一、 
	
		枇杷叶、桔梗、杏仁、陈皮、半夏、紫菀、茯苓、桑白皮各15g、连翘、金银花、浙贝母、鱼腥草、 
	
		半枝莲各18g,防风、荊芥、川芎、桂枝、白芷各8g、甘草5g。 
	
		用法:加水煎沸15分钟,滤出药液,再加水煎20分钟,去渣,两药液调兑均匀,分服每天2剂。 
	
		主治:支气管肺炎,咳嗽。 
	方二、 
	炙枇杷叶、桔梗、大黄、杏仁各8g、生石膏30g、川贝母15g、炙麻黄、甘草各5g、海浮石、山楂各 
	10g。 
	用法:煎法同1,每天2剂。 
	主治:急性支气管炎,咳嗽痰多,恶寒发热,乏力。 
 | 
    



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