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处方名:炒紫苏子 
	拉丁学名:periIIa  frutescens  (L.)Britt. 
	别 名:苏子、铁苏子、黑苏子、香苏子 
	科 属;唇形科 属 紫苏属 
	   唇形科植物紫苏,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。紫苏属植物世界只有1种,分布于亚洲东部、印度等地。 
	分布 
	紫苏原产中国,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中国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 
	。我国华北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
	釆收加工   秋季果实成熟时釆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 
	药理作用:抗肿瘤,降血脂。 
	性味归经:辛、温。归肝经。 
	功能主治:降气消痰,平喘,润肠。用于痰壅气逆,咳嗽气喘,肠燥便秘。解表散寒,行气和胃。用 
	于风寒感冒,咳嗽气喘,妊娠呕吐,胎动不安。又可解鱼蟹中毒。 
	用法用量:煎服,3~9克。 
	使用注意:肺虚咳喘,脾虚滑泄者禁服。 
	紫苏叶茶 
	紫苏叶16g、红糖适量。将药晒干揉碎成粗末,沸水冲泡,放糖令溶,代茶多饮。 
	功能:降气消痰,平喘,润肠。适用于感冒风寒初期。 
	《名医别录》:主下气,除寒中。 
	《本草逢原》:“性主疏泄,气虚久嗽,阴虚喘逆,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。” 
 | 
    



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