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处方名:天竺黄 
	拉丁学名:Bambusa   textiIis Mc-CIure 
	别 名:竹黄、天竹黄、竹膏、竹糖 
	科 属:禾本科  大竹节属 
	 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、华思劳竹,其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入药。 
	分布 
	1、青皮竹  主产于广西和广东,现华中、西南、华东各地都有引种栽培,常栽培于低海拔的海边、村落附近。 
	2、华思劳竹   海拔1500~25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灌木林中等地常有生长。云南的屏边、蒙自、金平等地广为出产。 
	釆收加工  秋、冬二季釆收。 
	药理作用:降血压,镇痛等。 
	性味:味甘,性寒。 
	归经:归心、肝经。 
	功能主治:清心定惊,清热豁痰。用于中风痰迷,热病神昏,小儿痰热惊痫、抽搐、夜啼。 
	用法用量:煎服,3-10克。 
	使用注意:寒痰,湿痰不宜用。 
	《开宝本草》:主小儿惊风天吊,镇心明目,去诸风热,疗金疮止血,滋养五脏。 
	《日华子》:治中风痰壅,卒失音不语,小儿客忤及痫痰。 
	方一、 
	天竺黄3g、僵蚕、远志各10g、姜黄、蝉蜕各6g、合欢皮15g。 
	用法:水煎服,每天1剂。 
	主治:失眠 
      
       | 
    



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