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
	处方名:杜仲 
	拼   音  Dù Zhònɡ 
	科  属:杜仲科 杜仲属 
	 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(Eucommia ulmoides Oliver)的干燥树皮, 
	分布 
	   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  
	性    味:甘、温。 
	归    经:肝经;肾经。 
	功    能:补肝肾;强筋骨;安胎。  
	主    治:腰脊酸疼;阳痿;尿频;小便余沥;风湿痹痛;胎动不安;习惯性流产。 
	用法用量:煎服,6-15g。 
	使用注意:阴虚火旺者慎服。 
	各家论述 
	 《神农本草经》:主腰脊痛,补中益精气,坚筋骨,强志,除阴下痒湿,小便余沥。  
	 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肾劳,腰脊挛。入药炙用。  
	 《本草汇言》:方氏《直指》云:凡下焦之虚,非杜仲不补;下焦之湿,非杜仲不利;足胫之酸,非杜仲不去;腰膝之疼,非杜仲不除。然色紫而燥,质绵而韧,气温而补,补肝益肾,诚为要剂。 
	 《药性论》:"治肾冷臀腰痛,腰病人虚而身强直,风也。腰不利加而用之。" 
	 《玉楸药解》:益肝肾,养筋骨,去关节湿淫,治腰膝酸痛,腿足拘挛。 
	 《本草经疏》:杜仲,按《本经》所主腰脊痛,益精气,坚筋骨,脚中酸痛,不欲践地者,盖腰为肾之府,经曰,动摇不能,肾将惫矣。又肾藏精而主骨,肝藏血而主筋,二经虚,则腰脊痛而精气乏,筋骨软而脚不能践地也。 
	 《药品化义》:杜仲,沉下入肾,盖肾欲坚,以苦坚之,用此坚肾气,强壮筋骨,主治腰脊酸疼,脚膝行痛,阴下湿痒,小便余沥。东垣云功效如神应,良不爽也。 
      
       | 
    



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