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处方名:姜黄 
	拉丁学名:curcuma  Ionga  L. 
	别 名:宝鼎香、黄姜、毛姜黄、川姜黄、广姜黄 
	科 属:姜科植物姜黄,其干燥根茎入药。姜黄属植物世界约有49种,分布于东南亚至澳大利亚北部。中国约有7种,均可入药。 
	地理分布 
	   多为栽培,种植于土攘肥厚、质松、向阳的田园中,也有野生,分布于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四川等地,主产于福建,四川、江西等地也为主产地,此外,湖北、广西、台湾、陕西、云南等地也有出产。 
	釆收加工 
	   冬季或早春季时,选择茎叶枯萎时釆挖,洗净,煮或蒸至透心,晒干,除去须根。 
	药理作用 
	   促进胆汁分泌,抗肝损伤,抗凝血,抑制血小板聚集,抗胃溃疡,降血脂,降血压,抗生育,抗氧化,抗突变,抗肿瘤,抗病原体等。 
	性味:辛、苦、温。 
	归经:归脾、肝经。 
	功能主治:破血,行气,通经,止痛。治心腹痞满胀痛,臂痛,症瘕,妇女血瘀经闭,产后瘀停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。 
	用法用量:煎服,3~10克,外用适量。 
	使用注意:孕妇慎用。 
	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症瘕血块,痈肿,通月经,治跌扑瘀血,消肿毒;止暴风痛冷气,下食。 
	《唐本草》:主心腹结积,疰忤,下气,破血,除风热,消痈肿。功力烈于郁金。 
	《纲目》:治风痹臂痛。 
	方一、 
	姜黄、乳香、吴茱萸、没药各5g,白术、党参、川楝子、元胡、槟榔、荔枝核、菊花、龟版、牡丹皮各10g,大黄15g、甘草、木香各2g,冬瓜子30g。 
	用法:加水煎沸15分钟,滤出药液,再加水煎20分钟,去渣,两煎药液调兑均匀,分服每天1剂。 
	主治:急性阑尾炎。 
	方二、 
	姜黄、川芎、半夏各6g、砂仁、干姜各5g、茯苓、陈皮、香附各25g、赤芍、柴胡、枳壳、猪苓、人参、厚朴、泽泻、黄芩、黄连各15g、白术、知母各10g、 
	用法:煎服法同1, 
	主治:肝硬化腹水。 | 


 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
浙公网安备 3308240200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