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- 杭州同仁健康!

同仁健康网

柴胡(中药)

时间:2019-11-30 08:59来源: 同仁健康 点击:
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 处方名 :柴胡 别 称: 地熏、山菜、菇草、柴草 科 属:伞形科 柴胡属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.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.的干燥根。 分布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湖北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
处  方  名:柴胡 
汉语拼音;chái hú
别   称: 地熏、山菜、菇草、柴草
科 属:伞形科  柴胡属
 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.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.的干燥根。
分布
 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   味:辛、苦,微寒。
归   经:归肝、胆、肺经。
功   效:和解表里,疏肝解郁,升阳举陷,退热截疟。
主   治;用于感冒发热,寒热往来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子宫脱垂,脱肛。
性能特点
  味辛苦,性微寒。入肝、胆、肺经。芳香疏散,可升可散,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,又能升举清阳之气,为治疗少阳证要药。用于外感表证发热,无论风热、风寒表证,皆可使用,又入肝经,善于疏泄肝气而解郁结,为治肝气郁结证之要药,治肝气郁滞,胸胁或少腹胀痛,月经失调,痛经等证,且能升举阳气,治气虚下陷,久泻脱肛,子宫下垂,肾下垂等脏器脱垂证。此外,有退热解疟功效,治疟疾寒热,有良好向疏散退热作用,常用于外感发热之证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-10g。
使用注意:肝风内动,肝阳上亢,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。
1、北柴胡
又名:硬柴胡。为植物北柴胡的根,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。根呈圆锥形,主根顺直或稍弯曲,下部有分歧,根头膨大,呈疙瘩状,长6~20厘米,直径0.6~1.5厘米,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,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。质较坚韧。不易折断,断面木质纤维性,黄白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辛。以根条粗长、皮细、支根少者为佳。
主产辽宁、甘肃、河北、河南。此外,陕西、内蒙古、山东等地亦产。
2、南柴胡
又名:软柴胡(《本草汇言》),香柴胡。为植物狭叶柴胡的根。外形与北柴胡相似,惟根较细,分歧少,多弯曲不直,长4~10厘米,直径6~10毫米,表面红棕色,有纵皱及须根痕,顶部无疙瘩头,而有地上茎叶枯死后遗留的毛状纤维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呈淡棕色。气味同北柴胡。以根条粗长、无须根者为佳。
主产湖北、江苏、四川。此外,安徽、黑龙江、吉林等地亦产。
各家论述
《名医别录》:"除伤寒心下烦热,诸痰热结实,胸中邪逆,五藏间游气,大肠停积,水胀,及湿痹拘挛。亦可作浴汤。"
《本草纲目》:乃手足厥阴、少阳必用之药;劳在脾胃有热,或阳气下陷,则柴胡乃引消气退热必用之药;
《本草正》:"柴胡,用此者用其凉散,平肝之热。其性凉,故解寒热往来,肌表潮热,肝胆火炎,胸胁痛结,兼治疮疡,血室受热;其性散,故主伤寒邪热未解,温病热盛,少阳头痛,肝经郁证。
《珍珠囊》:去往来寒热,胆痹,非柴胡梢子不能除。
《本草纲目》:治阳气下陷,平肝、胆、三焦、包络相火,及头痛、眩晕,目错、赤痛障翳,耳聋鸣,诸疟,及肥气寒热,妇人热入血室,经水不凋,小儿痘疹余热,五疳羸热。
《本草汇言》:银柴胡、北柴胡、软柴胡,气味虽皆苦寒,而俱入少阳、厥阴,然又有别也。银柴胡清热,治阴虚内热也;北柴胡清热,治伤寒邪热也;软柴胡清热,治肝热骨蒸也。其出处生成不同,其形色长短黑白不同,其功用内外两伤主治不同,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站是个人网站,不看病、不卖药、本站所有图片及内容信息仅供参考与学习,若身体有所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!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